立刻停止做错误的事情就是做正确的事情
有个事我琢磨了二十年才整明白——人这辈子最赚的操作,往往不是闷头往前冲,而是学会及时撒手。就像你冬天攥着块冰,攥得越紧手越疼,松开反而浑身都暖和了。
前年我们村老张家儿子炒股赔了三十万,这愣头青非要把县城房子卖了接着炒,他爹抄起扫帚追着打:“你个憨货!掉粪坑里不赶紧爬出来,还打算在里头泡澡啊?”这话糙理不糙。后来小伙子去送快递,去年攒钱开了个菜鸟驿站,现在天天哼着小曲理货。你看,有时候不往死胡同里钻,就是最快的出路。
人最容易犯浑的有三种错:
第一种叫“消耗型错误”。我表妹以前在商场卖衣服,站一天提成二十块,下班还要跟同事拼单买奶茶续命。有天她突然把工牌往柜台上一拍:“老娘不伺候了!”现在跟着直播基地打包发货,钱没多挣多少,但每天能准时吃上热乎饭。这种错就像穿磨脚的鞋,你总觉得再忍忍就合脚了,其实赶紧脱了光脚跑都比瘸着强。
第二种叫“惯性错误”。我家楼下王婶开了二十年包子铺,最近愁得直掉头发。现在年轻人都点外卖,她还守着凌晨三点发面的老规矩。儿子劝她改卖速冻包子,老太太脖子一梗:“祖传的手艺不能丢!”要我说,老手艺是宝贝,但宝贝也得擦亮了摆对地方。就像你非拿青花瓷腌酸菜,糟蹋了罐子还毁了菜。
第三种最要命,叫“沉没成本错误”。朋友大刘追个姑娘三年,送花买包陪看病,姑娘说“咱俩不合适”,他红着眼说:“我都投入这么多了”这就像赌徒输红了眼,总想把本钱捞回来,结果连裤衩都赔进去。后来他相亲遇到个护士,处了半年就领证,现在孩子都会打酱油了。
怎么判断该不该撒手?教你三招土法子:
看身体反应。以前在厂里打工那会儿,每天走到车间门口就反胃,跟晕车似的。后来改行当空调安装工,扛着外机爬六楼都不带喘的。你的胃比脑子灵光,吃错东西会吐,干错行当会怵。
试结果倒推。我二叔种大棚,连亏两年后换了草莓苗。他跟我说秘诀:“甭管之前撒了多少肥,秧苗要是连花都不开,直接拔了喂羊。”后来他种的白草莓卖到50块一斤。烂在地里的不叫庄稼,叫肥料。
找明白人掌眼。我媳妇有回花八百块烫头,顶着一脑袋“泰迪卷”回来。对门理发师家的闺女瞅见,连夜带着药水来补救:“姨,这发型师肯定跟你有仇。”现在我们家染发都找这丫头。有时候自己看不清的事,旁边人看得真真儿的。
撒手不是认怂,是腾出手来接宝贝:
镇上开超市的老李,前年把烟酒柜台撤了,改放儿童摇摇车。别人笑他:“正经买卖不做,搞这些小孩玩意?”结果现在摇摇车每天进账两百多,顺带卖出去无数棒棒糖和玩具。他说这叫“腾笼换鸟”,把不挣钱的货架清了,反而盘活了整个店。
我堂弟更绝。大专学汽修的,干了半年发现闻不了机油味。现在改行做汽车主播,专教女生看车况,直播间常驻两万人。他说:“让我修车要命,让我唠嗑我在行。”你看,止损止对了地方,瘸腿鸭都能变天鹅。
撒手之后该干啥?记住俩诀窍:
别空着手发呆。就像你从火场逃出来,不能光站马路上哭,得赶紧找件衣裳蔽体。我三姑结束二十年婚姻后,第二天就去社区报名了烘焙班,现在她的蛋黄酥在镇上小有名气。她说:“离了灶台才发现,揉面团比伺候老爷们舒坦。”
小步试错最稳妥。发小想开餐馆,先支个早点摊试水。发现卖豆浆比卖包子火,立马转型做豆制品专卖店。他说这叫“骑驴找马”,总比原地饿死强。现在他家的豆腐脑能卖出咖啡的价,还搞起了网红打卡墙。
说到底,人这辈子就像在玉米地里掰棒子。死攥着干瘪的玉米不放,就腾不出手来摘更大的。那些活得通透的人,不是天生眼光毒,而是舍得把发霉的棒子扔得快。记住,好运气都是从腾干净的手心里长出来的。
相逢不如遇见,先收藏再点赞,点个关注慢慢看,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动力,感谢有你一路支持和陪伴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